2012年1月9日 星期一

第七屆南投泰雅盃大腳丫森林馬拉松

簡介:
這是場非常值得參加的馬拉松, 以美食做比喻, 可謂色香味俱全.
  1. 色: 路線由泰雅渡假村出發, 中間經過原住民村落, 至惠蓀林場的青蛙石折返. 尤其在26KM之後開始一路下坡, 森林美景盡入眼簾.
  2. 香: 補給充足, 補給點的設置巧妙, 常常是一個上坡或下坡的轉彎就出現補給站. 那種補給站突然出現在眼前的感覺, 不是在平地的馬拉松能體驗的到的. 值得一提的是在26KM處(青蛙石)的補給, 咖啡配上蛋糕, 真妙.
  3. 味: 主題是賽德克巴萊, 許多跑者和志工在臉上彩繪, 現場氣氛熱烈, 猶如一場嘉年華. 起跑和通過終點時, 主持人熱情的招呼更讓人溫暖在心頭.
跑感:
開跑前, 因為ITB還未痊癒, 已經設定能以完跑為主, 到30KM之後能維持7:00的配速即可. 
這段路上下坡不少, 跑起來對目前的我來說很有挑戰性, 目前的我對上坡的掌握感覺比下坡還好. 在下坡時不自覺會有加大步幅的慾望, 對大步幅的掌握還訓練不夠. 在26KM之後的連續下坡, 這段路跑起來比上坡還難, 對痛點的刺激更是對意志力的考驗. 最後的2K是在跑走中渡過,神奇的是回到終點稍做伸展之後, 痛點的感覺好多了.

當天的天氣溫度適中, 加上些許的陽光, 沒有遮蔽物的路段還會有些炎熱, 通過隧道時, 又有種透心涼的感覺. 在惠蓀林場的那段路, 呼吸的到都是清新的空氣, 雖然身上有痛點刺激, 臉上還是能帶著一抹微笑持續跑著.


檢討:
  1. 到20KM之後, 受傷的痛點逐漸影響到跑姿. 要逐步加強核心肌群, LSD要加入些上下坡的路線.
  2. 對左右腳平衡和腳步放輕的感覺還要再加強.

後記:
回到終點之後和王起川大哥聊了一陣子, 討論些跑步的觀念, 王大哥也安慰我跑完之後看起來還OK, 痛點應該是沒問題. 能在跑場上和這些跑友前輩交流, 也是跑馬的樂趣之一.
賽後的恢復跑可以感覺到這次受傷的痛點在逐漸回復中, 核心肌群的鍛鍊確實對跑姿的維持幫助很大.16KM的配速跑(5:30)已經可以回復到1:27分完成了. 完成時也沒有刺激到痛點. 反倒是隔天的輕鬆跑刺激到痛點, 雖然是很輕微的感覺, 但是還是有不小的心理衝擊.






手拿咖啡通過第三折返點

2 則留言:

  1. 大大, 看你跑步好像很快樂.
    想請問對於初心者而言,要怎麼開始培養慢跑的習慣勒?

    回覆刪除
  2. 兄弟讓我們一起游破日月潭吧!!
    慢跑or做其他事情都一樣,開始做就等於做了一半.下次住你家跑宜蘭50K,一起到馬拉松會場感受一下正面能量~.

    回覆刪除